亿德集团
你的位置:亿德集团 > 新闻动态 >
上海肺癌医院|肺部小结节会“自行消失”吗?张晖主任:这2种结节,有可能慢慢消退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0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肺部 CT 查出小结节后,很多人担心 “结节会不会一直存在”“是否必须手术”,甚至因焦虑过度寻求过度治疗。对此,徐浦特聘专家张晖指出,肺部小结节并非都 “一成不变”,部分良性结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自行消退,尤其这 2 种类型的结节,无需盲目恐慌,通过科学随访即可观察其变化。

肺部小结节能否消退,关键看 “性质”

张晖主任解释,肺部小结节(直径<10 毫米)按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(或潜在恶性),能否自行消退的核心在于成因:

恶性或潜在恶性结节(如早期肺癌、癌前病变):多由细胞异常增殖形成,通常不会自行消失,反而可能缓慢增大、出现实性成分,需及时干预; 良性结节:多由炎症、感染、出血等可逆因素引起,当诱因去除后,身体通过自身修复机制,结节可能逐步缩小甚至完全消退,无需特殊治疗,重点在于 “识别类型 + 科学随访”。

展开剩余70%这 2 种结节,有可能慢慢消退

1. 炎症相关性结节:诱因去除后多可消退

由肺部急性或慢性炎症引发的小结节,是最易自行消退的类型,常见诱因包括:

感染因素:如细菌、支原体、病毒感染(如感冒后遗留的轻微炎症),炎症刺激肺部组织形成炎性结节,当感染治愈、炎症消退后,结节会随肺部组织修复逐步缩小,多数在 1-3 个月内消退; 非感染性炎症:如过敏性肺炎、结节病早期(轻度炎症阶段),当避免接触过敏原(如粉尘、花粉)或炎症自行缓解后,结节也可能逐渐消失;

这类结节的特点是:CT 表现多为边界模糊、密度均匀的纯磨玻璃影或实性结节,且患者可能伴随短暂的咳嗽、咽痛等炎症症状,随访复查时,若炎症诱因已去除,结节多会出现明显变化。

2. 出血 / 渗出性结节:身体吸收后可消失

因肺部局部出血、肺泡渗出形成的小结节,也可能随身体吸收自行消退,常见情况包括:

轻微出血:如肺部毛细血管破裂(非外伤或肿瘤引起),少量血液积聚在肺泡内形成结节,身体通过巨噬细胞吞噬、代谢,出血逐渐吸收,结节在 2-4 个月内可完全消退; 肺泡渗出:如肺水肿早期(轻度渗出)、肺间质炎症引发的少量渗出,当原发问题(如心功能改善、炎症控制)解决后,渗出液被吸收,结节也会随之消失;

这类结节的 CT 特征多为密度较低、边界欠清晰,且短期内(1-2 个月)复查时,大小或密度会出现明显变化,与恶性结节 “稳定不变或缓慢增大” 的特点有明显区别。

张晖主任:发现小结节,科学应对分 3 步

先明确结节类型:避免盲目判断

首次发现小结节后,需由呼吸科或胸外科专业医生结合 CT 影像(如结节大小、密度、边界)、临床症状(如是否有咳嗽、发热)、病史(如是否有感染史),初步判断结节性质,区分 “炎症 / 出血性结节” 与 “可疑恶性结节”;

制定随访计划:不忽视也不过度检查

怀疑为炎症 / 出血性结节:建议 1-3 个月后复查胸部 CT,观察结节是否缩小、消失;若随访期间结节无变化,可延长至 6 个月复查 1 次,连续监测 2 年; 可疑恶性结节:需缩短随访间隔(如 3 个月复查),或进一步做增强 CT、PET-CT 检查,明确性质;

助力结节消退:减少诱发因素

若怀疑为炎症相关性结节,日常生活中需注意:避免吸烟(包括二手烟)、减少粉尘 / 油烟接触,预防呼吸道感染(如感冒后及时治疗),为肺部组织修复创造条件,帮助结节消退。

肺部小结节≠“肺癌前兆”,部分良性结节可自行消退。“核心是通过专业判断区分结节性质,避免因盲目恐慌而过度治疗,也不要因忽视随访而漏诊恶性结节 —— 科学随访、理性应对,才是管理肺部小结节的正确方式。”

发布于:上海市